历年河南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
接下来,星音考试网将给大家介绍历年公务员考试真题的相关信息。希望可以帮你解决一些烦恼。
历年河南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

我这里有最新的资源,可以保存获取:先''申''夺人 申论分项刷好题
pwd=1234提取码:1234
申论是指在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中,考生根据指定的材料进行分析,提出见解,并加以论证。申论考试是具有模拟公务员日常工作性质的能力考试。
综合分析题主要考察公务员对某一观点、问题等的看法,并体现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答题思路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2013年江苏公务员行测考试真题(案例分析B类部分)
案例分析题(1.5*10=15分)
(一)S公司于2007年3月份从药监部门领取到医疗器械许可证,有效期为5年(2007年3月15日-2012年3月14日),随后从工商部门领取了营业执照。2012年3月14日S公司对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提出延续申请,但药监部门一直未作出准予延续许可的决定。2012年8月,药监部门根据群众举报,对S公司的经营活动进行检查,发现该公司确实涉嫌违法经营医疗器械,于是对这些违法经营的医疗器械予以登记保存,并当场对该公司作出了责令停止经营和罚款10000元的书面出发决定。公司对药监部门的行为不服,欲寻求法律救济。
46、关于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在有效期届满后的效力,正确的说法是
A、该许可证失效
B、该许可证继续有效
C、该许可证的效力待定
D、该许可证视为有效
47、药监部门对S公司进行检查并对医疗器械采取先行登记保存措施时,合法的做法是
A、派一名执法人员前往进行检查并采取登记保存措施
B、执法人员对检查和询问情况制作笔录
C、未获得药监部门负责人的批准即采取登记保存器械的措施
D、说明理由但未告知S公司依法享有的权利
48、对S公司的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药监部门依法应作出的处理是
A、撤销许可
B、作出准予延续许可的决定
C、吊销许可证
D、注销许可
49、药监部门作出的处罚决定在程序上明显违法,理由是
A、处罚决定的作出适用了简易程序
B、处罚决定作出前未向S公司说明理由
C、处罚决定作出后未告知S公司享有的权利
D、作出处罚决定前未听取S公司的陈述和申辩
50、在本案中,不属于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是
A、药监部门对于是否准予延续许可一直不表态的行为
B、对医疗器械采取先行登记保存措施的决定
C、药监部门对S公司的生存经营活动进行检查的行为
D、药监部门责令S公司停止经营并罚款10000元的处罚决定
(二)村民王某和施某两家相邻。2012年3月,施某在两家之间都不享有宅基地使用权的空地上砌了一堵墙。谁知,这堵墙竟成了两家关系恶化的导火索。围绕砌墙的合法性,砌墙后王家的采光、通风、排水等问题,两家互不相让。5月4日,王某、施某又起纷争,施某先动手打了王某,继而双方互殴,王某右踝骨折,施某左上臂挫伤。后经鉴定,王某被打成轻伤。王某要求施某赔偿其因轻伤所受损失,并要求公安机关对施某处以治安处罚。
51、因施某砌墙影响王家采光、通风、排水等
A、物业关系 B、合同关系 C、环境关系 D、相邻关系
52、施某砌墙依法应当得到有关单位或个人的同意。这里的“单位”或“个人”不包括
A、王某 B乡人民政府 C、村委会 D、县人民政府
53、施某将王某打成轻伤,需承担的法律责任是
A、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B、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
C、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
D、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
54、王某与施某的斗殴行为在侵权形态上属于
A、单方侵权 B、共同侵权 C、相互侵权 D、特殊侵权
55、如果公安机关未对王某进行处罚,施某对此不服,向法院起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法院不应受理,因为施某先动手打人
B、如果法院受理,王某可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
C、如果法院受理,王某应作为被告参加诉讼
D、法院不应受理,因公安机关不处罚王某并不损害施某权益
0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典型言语真题解析
200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题考察的比较典型,整体难度比得上004年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出现了一些新的题型,如万源泉主任下面要讲解的第3题(文意顺承题)。更为重要的是,2005年的言语题的考核为接下来考题的走向定了基调和方向,借鉴意义很大。
1.(2005年国家一类)人们不喜欢丢掉自己的原有“地盘”,不喜欢丢面子。他们往往陷入一种思想陷阱,也就是经济学家所说的“沉没成本”,它指一种时间和金钱的投资,只有在产品销售成功后才可顺利回收。在英语国家中,也被称为“将钱掉进排水沟里”。
这段文字意在告诉我们:( )。
A.很多人有怀旧情绪,不善于放弃
B.所有金钱和时间上的投资都会得到回报
C.计算投资成本时,应该把“沉没成本”也加进去
D.当决定是否进行投资的时候,必须忘掉自己过去的投资
1.A 【新东方解析】这道题难度也很大,主要是因为材料中相关概念的干扰性太强,选项的干扰性更强,要想把这道题做对首先要分析材料的结构:“人们不喜欢丢掉自己的原有‘地盘’,不喜欢丢面子。他们往往陷入一种思想陷阱,也就是经济学家所说的‘沉没成本’,[它指一种时间和金钱的投资,只有在产品销售成功后才可顺利回收。在英语国家中,也被称为‘将钱掉进排水沟里’]。”中括号中的内容全部是对“沉没成本”的解释和说明,理解出这一点材料的主干部分就非常简单了。材料主要说的就是很多人不喜欢放弃、有思维陷阱,意在告诉我们很多人有怀旧情绪,不善于放弃。B项、C项和D项全是干扰项,陷入了对“沉没成本”的分析和解释。
2.(2005年国家一类)从哲学的角度看,不可否认原始儒家思想中存在很多人性的光辉,而从历史的角度看,儒家思想世俗化之后建构的传统文化,最明显的缺陷就在于没有提供一种包含起码的人道主义精神的底线伦理。当我们在批判传统文化和创造新文化的时候,应该在人道主义的框架内建立一种起码的道德底线。
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
A.提倡建立底线文明 B.批判儒家思想的缺陷
C.批判地继承儒家思想 D.应创造什么样的新文化
2.A 【新东方解析】这道题有一定的难度,材料中一共有两句话,考生知道这两句话的关系非常重要,因为这样才能知道材料的主旨句。实际上,材料是通过从哲学和历史两个视角对儒家思想进行分析的,材料提出了儒家思想的缺陷,告诉我们在建立新文化的时候应该建立一种起码的道德底线。B项和C项很容易排除,是材料介绍的内容,但不是材料的中心内容,错误类型是:局部信息;D项的干扰性较强,材料中也提到了创造新文化的问题,但推得过远,也不是材料的中心内容。
3.(2005年国家一类)“人造美女”是最近非常抢眼的一个词。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梦想,通过整形美容手术就可以在短时间内成为现实,对每一位爱美女性来说,都是一种诱惑。目前,整形美容已成为诸多爱美女性增加个人靓丽指数的时尚选择。与此同时,也有许多女性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作为文章的引言,该文章最有可能谈的是:( )。
A.整形美容的方法、原理和效果
B.整形美容受到众多女性的青睐
C.整形美容给女性生活带来的变化
D.失败的整形美容所带来的痛苦
3.D 【新东方解析】材料主要说明的是整形美容和女性的关系。这里先要明确一个概念,引言,即导言,是指导入正题的文字。因此,该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最有可能在引言的最后部分提及。本题的答题陷阱在于,最后两句以“与此同时”加以连接,句与句似乎是一种内容上的并列关系,而实际上在语意上有一个较大的转折。“与此同时”可以用“但是”、“然而”、“可是”等关联词替换而不改变句意。“与此同时”连缀的前一句谈的是整形美容的正面作用,后一句则谈的是其负面影响。万源泉主任提醒大家,本题给我们一个启示:对片段内容或主旨的引申理解应以合理为基准,凡经几次引申后,其语意离题较远者一般不应选。
4.(2005年国家二类)家丑问题的存在是个客观事实,并非不亮出来就不存在。问题的关键不在该不该亮,而是有了家丑到底想不想真正解决。不亮,问题不仅存在,而且还有恶化成不治之症的可能。亮了,正是显示出有解决问题的把握和能力,是一种信心的表现,让人们看到了彻底根治的希望。
对这段文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遮盖“家丑”就是欲盖弥彰
B.尽可能把家丑消灭在萌芽状态
C.有足够的把握后再把问题亮出来
D.“负面新闻”可以取得正面效果
4.D 【新东方解析】这道题有一定的难度,材料主要讲的是要把坏的东西暴露出来,有可能产生好的效果。A项中的“欲盖弥彰”的意思在材料中没有体现;B项中的“萌芽状态”材料中没有提到,属于无中生有的选项;C项有足够的把握后再把问题亮出来更是无中生有,让人不知所云;有的同学说选“负面新闻”可以取得正面效果是不是范围有点大,有推得过远的嫌疑,说的没错,但这里是对材料内容的理解,理解正确了就可以了,不要考虑太多。